拼音:cheng sheng
部首:丿
部首筆畫:1
總筆畫:10
筆順:撇橫豎豎橫橫撇折撇捺
詳細釋義
讀cheng時
①<動>登;升。《涉江》:“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
②<動>駕;坐;騎。《石鐘山記》:“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之下。”
③<動>憑借;趁著。《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④<動>因依;接連。《論積貯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
⑤<動>利用。《教戰守策》:“是以區區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鳥竄。”
⑥<動>欺凌;欺壓。《國語.周語》:“乘人不義。”
⑦<動>計量;計算。《韓非子.難一》:“為人臣者,乘事有功則賞。”
⑧<動>順應;順著。《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⑨<動>冒著;頂著。《登泰山記》:“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
讀sheng時
①<量>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觸龍說趙太后》:“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過秦論》:“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②<數>“四”的代稱。《殽之戰》:“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
【乘槎】1.槎:竹、木筏。指登天。蘇軾《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天女側,獨倚云機看織紗。”2.比喻入朝做官。杜甫《奉贈蕭二十使君》詩:“起草鳴先路,乘動要津。”
【乘桴】1.乘坐竹木小筏。《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浮于海。’”2.指避世。王維《濟上四賢詠》:“已聞能狎鳥,余欲共乘。”
【乘化】順應自然的變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聊乘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乘間】趁空;找機會。陳壽《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往者季漢分崩,九土顛覆,劉備、孫權乘作禍。”
【乘龍】1.比喻時機成熟后進行大的行動。《南齊書.芮芮虜傳》:“陛下承乾啟之機,因乘之運,計應符革祚,久已踐極,荒裔傾戴,莫不引領。”2.對別人女婿的美稱。《藝文類聚》卷四十引《楚國先賢傳》:“孫儁字文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后以“乘龍”喻佳婿。杜甫《李監宅》:“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
【乘危】1.登高。《戰國策.齊策三》:“歷險乘,則騏驥不如狐貍。”2.踏上危險之地,冒險。吳兢《貞觀政要.論略獵》:“圣主不乘,不徼幸。”
【乘隙】1.趁著空閑。2.利用機會。
【乘兇】舊時父母剛死不成服就婚聚叫乘兇。
【乘虛】1.凌空。《列子.周穆王》:“乘下墜,觸實不硋。”2.騰空飛行。范曄《后漢書.矯慎傳》:“蓋聞黃老之言,乘入冥,藏身遠遁。”3.趁人空虛無備。《后漢書.荀彧傳》:“(呂)布乘寇暴,震動人心。”
【乘軒】乘坐大夫的車。泛指做官。
【乘輿】1.天子、諸侯乘坐的車。《孟子.梁惠王下》:“今乘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2.皇帝用的器物。蔡邕《獨斷上》:“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3.皇帝的代稱。4.馬車;兵車。王符《潛夫論.贊學》:“是故造父疾趨,百步而廢,而托乘,坐致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