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先 xiān《國語辭典》
先 [ xiān ]
名- 祖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 首要的事务。《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原先、先前。《红楼梦·第七二回》:「这两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
- 先生的简称。《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先轸。
- 对已去世者的尊称。如:「先父」、「先人」、「先圣先贤」、「革命先烈」。
- 时间或次序在前。如:「先发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二首之一:「春江水暖鸭先 知。」
- 暂时。如:「你先不要慌,我们慢慢想办法来解决。」
- 倡导、先行。《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 时间居前。唐·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事前联系、介绍。《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先 [ xiàn ]
动- 不当超前而超前。《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 领导、率导。《礼记·郊特牲》:「天先乎地,君先乎臣。」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荼 tú《國語辭典》
荼 [ tú ]
名- 植物名。即苦菜。菊科苦菜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高一尺余,中空,与叶均含白色乳汁。叶形似蓟,柔软无刺,有不规则锯齿。春夏之际开头状黄花。嫩叶可食。
- 茅、芦的白花。《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阇,有女如荼。」汉·郑玄·笺:「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
荼 [ shū ]
名- 古时诸侯朝见天子所执的玉板。《荀子·大略》:「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唐·杨倞·注:「荼,古舒字,玉之上圆下方者也。」
- 门神。参见「神荼郁垒 」条。
- 舒缓、从容不迫。《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析干必伦,析角无邪,斲目必荼。」
醾 mí《國語辭典》
醾 [ mí ]
- 参见「[[酴醾]]」条。
薰 xūn《國語辭典》
薰 [ xūn ]
名- 植物名。豆科零陵香属,多年生草本。叶细长,对生,赤花,黑实,具香气。可去臭气,治伤寒、头痛及腰痛等。也称为「蕙草」。
- 香气。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 烟气。《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二四》:「寻烟染芬,薰息犹芳。」
- 以火灼炙、烧灼。如:「薰鱼」、「薰肉」、「利欲薰心」。《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将穿响作内焚穬火薰之,潜氐歼焉。」通「熏」。
- 感染、感化。如:「薰陶」。唐·韩愈〈争臣论〉:「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宋·程颐〈论经筵第一劄子〉:「今士大夫家善教弟子者,亦必延名德端方之士,与之居处,使之薰染成性。」
- 教训。《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那意思,想著要把乾纲振起来,薰她一薰。」
- 温暖的、和煦的。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酒 jiǔ《國語辭典》
酒 [ jiǔ ]
名-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如:「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却 ( 卻 ) què
却 [ què ]
- 退:~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退~。
- 退还,不受:盛情难~。
-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走了。
- 去掉:失~。了(liǎo)~。
採 cǎi《國語辭典》
采 [ cǎi ]
动- 摘取。《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唐·李白〈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同「采 」。
- 择取。《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可令中宫博简嫔媵,兼采微贱宜子之人。」唐·李白〈明唐赋〉:「采殷制,酌夏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同「采 」。
- 掘取。《魏书·卷九三·恩幸传·茹皓传》:「皓性微工巧,多所兴立,为山于天渊池西,采掘北邙及南山佳石,徙竹汝颖,罗莳其间。」同「采 」。
- 扯、拔。《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若是恼咱性儿起,揪住耳朵采头发。」
- 理会。《北齐书·卷九·后主穆后传》:「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诒书》:「众人那个采他,一味乱打。」通「睬」。
枸杞 gǒu qǐ
落叶小灌木,叶子披针形,花淡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嫩茎、叶可作蔬菜,中医以果实根皮入药。也称枸檵、天精、地骨等。《左传·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 晋 杜预 注:“杞,世所谓枸杞也。” 宋 杨万里 《晴望》诗:“枸杞一丛浑落尽,只残红乳似樱桃。”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或緑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枸杞》。 ——《漢語大詞典》
烹茶 pēng chá
煮茶或沏茶。 汉 王褒 《僮约》:“臛芋膾鱼,炰鱉烹茶。” 宋 陆游 《残春无几述意》诗:“试笔书盈纸,烹茶睡解围。” 清 陆嵩 《鬻儿行》:“儿年虽幼颇有知,扫地烹茶习已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