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万丈(萬丈)wàn zhàng
形容很长很高或很深。《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隄,若转员石於万丈之谿。”《后汉书·苏竟传》:“天有白虹,自子加午,广可十丈,长可万丈。”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六:“ 吴 水深万丈, 楚 山邈千重。” 方廷楷 《题〈蜕庵集〉》诗:“ 蜕庵 一集足千秋,万丈光芒笔底收。” 艾青 《公路》诗:“在万丈高的崖壁的边沿……凝固成了万里长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
崖 yá《國語辭典》
崖 [ yái ]
名- 山边或高地陡峭的边沿。唐·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攀崖复缘涧,遂造幽人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上·粤西游日记三》:「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
- 边际。《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又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头 ( 頭 ) tóu/tou
头 [ tóu ]
-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 首领:~子。~目。
- 方面:他们是一~的。
-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立 lì《國語辭典》
立 [ lì ]
动- 直身站著。如:「站立」、「立正」。《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
- 竖起。如:「竖立」、「立竿见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又将两扇门立在墙边,先去吹灭了灯火。」
- 设置。如:「立庙」、「私立小学」。《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 制定、订定。如:「立法」、「立案」、「立宪」。
- 建树、成就。如:「立威」、「三十而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存在。如:「独立」、「誓不两立」。
- 即刻。如:「立刻」。《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剑坚,故不可立拔。」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立如子。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一梯
唐 郑谷 少华甘露寺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
宋 徐积 宿山馆 其八 谁道烟霄花上处,一梯云级万馀层。 ——《骈字类编》
宋 徐积 宿山馆 其八 谁道烟霄花上处,一梯云级万馀层。 ——《骈字类编》
百丈竿头(百丈竿頭)bǎi zhàng gān tóu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已达极高的境界。《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按,《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天童净全禅师》“丈”作“尺”。 ——《漢語大詞典》
垂 chuí《國語辭典》
垂 [ chuí ]
动- 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泪」、「垂涎」、「垂缨」。
- 留传后世。如:「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 及、将要。如:「垂危」、「功败垂成」。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垂死病中惊坐起。」
- 晚辈受长辈关爱的敬语。如:「垂爱」、「垂询」、「垂念」。
- 边疆。《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史记·卷五·秦本 纪》:「在西戎,保西垂。」通「陲」。
- 旁边。《文选·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一手 yī shǒu
(1).一只手。《韩非子·功名》:“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后汉书·郭玉传》:“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幃中,使 玉 各诊一手,问所疾苦。”《新唐书·庶人祐传》:“今王以数千人为乱,犹一手摇 泰山 ,又如君父何?” 茅盾 《子夜》四:“ 曾家驹 原也不很了然于父亲的叫苦连天,但总之是觉得事情糟,而且很生气,一手揪住了老婆就打。”
(2).满手。如:抹了一手泥。
(3).一个人;一人之力。《北齐书·帝纪总论》:“谗邪并进,法令多闻,持瓢者非止百人,摇树者不唯一手。” 唐 韩偓 《赠吴颠尊师》诗:“半酣思救世,一手拟扶倾。” 清 魏源 《海国图志·筹海篇三》:“专设则责成一手,纷设则不必皆得人。” 巴金 《春》七:“一切安排布置全是他一手办理,真难为他。”
(4).指一人的手笔。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两省及后省枢密院学士院,皆 郭熙 一手画,中间甚有杰然可观者。”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孔丛子》:“ 汉 人无引《孔丛子》者。引 孟子 字 子居 一条,以驳 赵岐 ,始於 王肃 。其文与《家语》如一手,殆亦 肃 所伪撰歟?”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通俗小说》即是若干单篇本的结集,并非一手所成。”
(5).指一种技能或本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自小曾拜 曹善才 为师,学得一手琵琶。”《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自幼有膂力,学得一手好鎗棒。”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看这一手妙不妙?洋火炉改冰箱,冬暖夏凉,一物两用!”
(6).指耍弄的手段。《水浒传》第三七回:“大汉道:‘ 张 家兄弟,你在这里又弄这一手!船里甚么行货?有些油水么?’” 毛泽东 《论持久战》二一:“敌人占领 华北 和 江 浙 之后,可能出以劝降手段。后来果然来了这一手。”
(7).指相互间的不正当关系。《红楼梦》第六四回:“那 鲍二 向来却就合厨子 多浑虫 的媳妇 多姑娘 有一手儿。” 老舍 《四世同堂》九六:“要是 英国 府又重打鼓另开张,而 瑞宣 跑去诉说他跟 日本 人有过一手--那他还受得了?”
(8).犹言一臂之力。 周立波 《下放的一夜》:“他们有些是为好奇心驱使,来看一看的;有些是为同情心指引,想帮一手的。”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他堂客不能帮他一手吗?”
(9).连用,表示同时做两件事。如:一手拿枪,一手拿镢;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增产,一手抓节约。 ——《漢語大詞典》
(2).满手。如:抹了一手泥。
(3).一个人;一人之力。《北齐书·帝纪总论》:“谗邪并进,法令多闻,持瓢者非止百人,摇树者不唯一手。” 唐 韩偓 《赠吴颠尊师》诗:“半酣思救世,一手拟扶倾。” 清 魏源 《海国图志·筹海篇三》:“专设则责成一手,纷设则不必皆得人。” 巴金 《春》七:“一切安排布置全是他一手办理,真难为他。”
(4).指一人的手笔。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两省及后省枢密院学士院,皆 郭熙 一手画,中间甚有杰然可观者。”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孔丛子》:“ 汉 人无引《孔丛子》者。引 孟子 字 子居 一条,以驳 赵岐 ,始於 王肃 。其文与《家语》如一手,殆亦 肃 所伪撰歟?”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通俗小说》即是若干单篇本的结集,并非一手所成。”
(5).指一种技能或本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自小曾拜 曹善才 为师,学得一手琵琶。”《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自幼有膂力,学得一手好鎗棒。”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看这一手妙不妙?洋火炉改冰箱,冬暖夏凉,一物两用!”
(6).指耍弄的手段。《水浒传》第三七回:“大汉道:‘ 张 家兄弟,你在这里又弄这一手!船里甚么行货?有些油水么?’” 毛泽东 《论持久战》二一:“敌人占领 华北 和 江 浙 之后,可能出以劝降手段。后来果然来了这一手。”
(7).指相互间的不正当关系。《红楼梦》第六四回:“那 鲍二 向来却就合厨子 多浑虫 的媳妇 多姑娘 有一手儿。” 老舍 《四世同堂》九六:“要是 英国 府又重打鼓另开张,而 瑞宣 跑去诉说他跟 日本 人有过一手--那他还受得了?”
(8).犹言一臂之力。 周立波 《下放的一夜》:“他们有些是为好奇心驱使,来看一看的;有些是为同情心指引,想帮一手的。”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他堂客不能帮他一手吗?”
(9).连用,表示同时做两件事。如:一手拿枪,一手拿镢;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增产,一手抓节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