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李吕宋代〕《赠上官法师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灵验感人多。时贤赠诗句。
一日来访予,三揖进宾庑。
函袖出异书,雷文加释注。
涤手遍披阅,因果皆有据。
纷纷奏汉后,死者略可睹。
权量巧心计,悖道忘君父。
贪淫蔑仁义,往往涴斤斧。
质经吾圣人,有理无其故。
迨乎震夷伯,隐慝才显露。
嗟乎三代前,朴实犹近古。
后者业中炽,日甚造罪苦。
不然子之书,何乃遽有许。
自居田野间,兹事闻亦屡。
又知今视者,已复不胜数。
蠢彼无知辈,徒诵孝悌语。
人貌犬彘心,埋头入秽污。
俯仰多厚颜,劬劳忍深负。
目前恣为乐,遑恤盈墨簿。
愿子持此书,鑱石置通衢。
比屋得大诫,毋致烦天诛。
下愚终不移,自取任从渠。
有能用斯言,任籍登不诬。
脱或秘费示,与道终悬殊。
述此赠行色,子其信否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

法官 fǎ guān
(1).司法官吏。《商君书·定分》:“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 杜镐 侍郎兄仕 江 南为法官。”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我是一个法官,不能不维护法律的尊严。”
(2).对道士的尊称。《西游记》第六七回:“不拘到那里,也寻一个法官把妖拿了,却怎么就甘受他三年磨折?”《红楼梦》第一○二回:“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
(3).见“ 法宫 ”。  ——《漢語大詞典》
道家流 dào jiā liú
以先秦老子、庄子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  ——《整理自网络》
修奉 xiū fèng
修缮供奉。《东观汉记·光武纪》:“宜以时修奉 济阳 城阳县 尧帝 之冢。”《晋书·礼志上》:“司徒 荀组 据 汉献帝 都 许 即便立郊,自宜於此修奉。”《宋史·礼志二六》:“祖宗陵寝久沦异域,今 金国 既割还故地,便当遣宗室使相与臣僚前去修奉洒扫。”  ——《漢語大詞典》
有年 yǒu nián
(1).丰年。《书·多士》:“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 洛 。” 孔 传:“汝其有安事有丰年于此 洛邑 。”《竹书纪年》卷下:“秋大有年。” 唐 包何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 明 危素 《谥文献黄公神道碑》:“岁大旱,祷于 龙湫 ,大雨,境内有年。”
(2).多年。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侯方域 《陈将军二鹤记》:“ 沙随 李氏 有二鹤焉,豢之有年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因为他虽和我认识有年,而我终于不明白他的底细,倘与以保任,偾事亦不可知耳。”
(3).享有高寿。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其不有年,以补我愆。”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铭》:“有位有年,有弟有子,从先人葬,是谓受祉。”  ——《漢語大詞典》
所 suǒ《國語辭典》

所 [ suǒ ]

  1. 地方、处所。《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
  2. 恰当的位置。如:「死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3. 量词。计算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学校」。
  4. 约略计算之词。多置于数量、单位之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续汉书志·第一一·天文志中》:「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
  5. 机关或机构的名称。如:「区公所」、「派出所」、「研究所」。
  6. 姓。如汉代有所忠、所辅。
  1.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这」。《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唐·杜甫〈示从孙济〉诗:「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2.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国语·鲁语上》:「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1. 假设、如果。《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1. 虚字。置在动词前,暗示动作达到的事物。如:「前所未闻」。《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与「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他的作品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
  1. 相当于「尚」、「还」。《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侬歌十四首之三》:「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