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默坐 mò zuò
(1).指无所建言,尸位不视事。 清 王充 《论衡·量知》:“默坐朝廷,不能言事,与尸无异。”
(2).无言静坐。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花月痕》第三六回:“ 采秋 倚枕默坐。”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我自己觉得很有点没趣,就像做错了什么事的小孩子一样,只好远远地退在另一边的车角上去默坐起来。” ——《漢語大詞典》
(2).无言静坐。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花月痕》第三六回:“ 采秋 倚枕默坐。”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我自己觉得很有点没趣,就像做错了什么事的小孩子一样,只好远远地退在另一边的车角上去默坐起来。”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有得 yǒu de
(1).有所得;有所领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少来好书,偶爱闲靖,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宋 张载 《正蒙·有德》:“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如:学习有得;有得有失。
(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脚走, 上海县 跟着又来。并不是欺他官小,对不住他,只好挡驾;见面之后,有得同你缠。” ——《漢語大詞典》
(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脚走, 上海县 跟着又来。并不是欺他官小,对不住他,只好挡驾;见面之后,有得同你缠。” ——《漢語大詞典》
闲行(閒行)xián xíng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
(1).潜行,微行。《史记·项羽本纪》:“ 审食其 从 太公 、 吕后 閒行,求 汉王 ,反遇 楚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昔 魏太祖 之背 董卓 也,閒行出 中牟 ,为亭长所録。”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 源邃 ﹞乃断头而死。其兄 元祥 间行号哭,求其尸以归而葬之。”
(2).犹邪行。《国语·周语下》:“神无閒行,民无淫心。” 韦昭 注:“閒行,姦神淫厉之类也。”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 漫步。 唐 张籍 《与贾岛闲游》诗:“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閒行有几人。”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 柳生 在海上閒行。” ——《漢語大詞典》
(1).潜行,微行。《史记·项羽本纪》:“ 审食其 从 太公 、 吕后 閒行,求 汉王 ,反遇 楚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昔 魏太祖 之背 董卓 也,閒行出 中牟 ,为亭长所録。”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 源邃 ﹞乃断头而死。其兄 元祥 间行号哭,求其尸以归而葬之。”
(2).犹邪行。《国语·周语下》:“神无閒行,民无淫心。” 韦昭 注:“閒行,姦神淫厉之类也。”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 漫步。 唐 张籍 《与贾岛闲游》诗:“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閒行有几人。”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 柳生 在海上閒行。”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可 kě/kè《國語辭典》
可 [ kě ]
动-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 美好的。如:「可人儿」。
-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 参见「可汗 」条。
寻 ( 尋 ) xún
寻 [ xún ]
- 找,搜求:~找。~觅。~机。~问。~访。~衅。追~。~章摘句。
-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